本文目录一览:

“不畏金刚怒目,只怕菩萨低眉”

1、第一样东西:有菩萨低眉的相貌。佛家有云:不畏金刚怒目,只怕菩萨低眉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这句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,一个真正有威严的人,是具有不怒自威,具有慈悲为怀的人。

2、既然,有爱有恨,「菩萨低眉,金刚怒目」,怀抱「慈悲心」的爱与恨,才是现代人应有的情怀。一切要爱得有意义,也要恨得有道理,内心清明自在的「爱与恨」,才是无挂碍的「爱与恨」。

3、意思是:当你犯了错误,或侵犯了别人的时候,有的人会怒目相对,让人很难堪,现怒目金刚相;有的人会一笑了之,或如如不动,现大度宽容菩萨相。世人认为,前者好处,你以后会对他注意。

4、金刚长的威武,让人看着像横眉冷对,菩萨善良笑呵呵,所以眉毛低。

5、「金刚」是佛菩萨的侍从力士,因手寺金刚杵而得名;「金刚怒目」是以金刚力士面目威猛可畏,来形容人之威势。 「菩萨」是努力於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的人;「菩萨低眉」是以菩萨的慈眉善目,形容人之慈善。

普陀山游记散文诗

1、唐代王勃赞誉普陀是“南海海深幽绝处菩萨修心散文诗,碧钳嵯峨连水府”“宝陀随意金鳌载菩萨修心散文诗,云现兜罗银世界”。我不知他来没来过菩萨修心散文诗,在他的字里行间,普陀山就是一片净土,一片无以复加的灵性之地。 当一个普陀山民,可以丰衣足食,可以安享时光。

2、磐陀石、在百步沙、千步沙等地,遍地香火旺盛,游人如织,却并没有其它地方一些景点的人声鼎沸,喧喧吵吵,游客的虔诚与寂静似乎让整个普陀山充溢着一种空蒙、宁静与肃穆。

3、普陀山,呈具在我面前的是一朵巨大的莲花,观音的杨枝和莲花一起,把我带进一个静美而安然的世界。在普陀山,在莲的世界,我又可以温习一种虚静的气息,渐渐感受到佛脉的恬适安详,如诗馨谧了。

4、舟山游记 散文 前一阵去了趟舟山,登上了有名的佛教圣地普陀山,游览了金庸笔下的桃花岛,感觉景色美不胜收。

描绘禅心的散文

关于禅心的现代散文作品:煮一壶红尘,参一道禅心 在纷扰的世事中,让一曲禅音缓缓的流进自己内心,把整个身心润色在音乐里,祛除所有的杂念,整个思维变成一片空明,若有所思若无所思,让神思无限延伸,变得无边无际。

人心如水,相逢似歌;浅浅相遇,淡薄相加。缘有因果,情有独钟。爱你的,自然会留下。不爱你的,纵使相留,也是枉然。爱的云水禅心会在你的心中,或者在她的心中飘荡。爱是一片云,有时是圣洁的,有时是多彩的。

闷热烦躁是蝉鸣,潇潇疏雨是禅音,尘心笃定也是禅心,雨中与片刻时光禅悟,可寻得一份平常之心,面对风雨酷暑,多一分禅意,就多一些淡泊宁静;多一分禅意,就多一些清凉坦荡。

暗香绕金顶、散一团蟾光,坐拥一陌、渐行渐远的桑梓。犁开红尘烟火,在时光的书笺上斑驳出一匆流年。青灯下,静谧粉香,垂烟冉冉,雾幛里定神酌气。在盈绕的佛香乐曲中,俯蒲凝静,染依尘埃,浮动暗香。

作者:子墨 云水禅心,只是在美丽的心灵意境中,不脱离俗世,不抛弃凡尘,了悟人生艰辛,心怀一份安然,只是心境如禅,意念成禅即可。——题记 秋是温和、内敛的,即使奔放,也有一种清逸、深沉的力量。

菩萨本来无一物,明镜何处惹尘埃

1、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出自唐代惠能菩萨修心散文诗的《菩提偈》。原文菩萨修心散文诗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佛性常清净,何处有尘埃!身是菩提树,心为明镜台。明镜本清净,何处染尘埃!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
2、因为其师兄神秀菩萨修心散文诗的偈菩萨修心散文诗:身似菩提树,心似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 。六祖感觉禅悟不彻底,于是吟出菩萨修心散文诗了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 。

3、原本就没有菩提树,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。本来就是四大皆空,到哪里染上尘埃!出处:唐·惠能《菩提偈》《菩提偈》是六祖慧能创作的诠释佛教教义的诗偈,共有四首,载于《坛经》。

4、这句诗的意思是:本来就是四大皆空,到哪里染上尘埃。出处:唐·慧能《六祖法宝·坛经》原诗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译文:原本就没有菩提树,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。

关于佛家修行的诗句(形容修行的诗句有哪些)

虚空若有佛,灵运恐先成。 水调歌头 (葛长庚) 有一修行法,不用问师傅。 教君只是,饥来吃饭困来眠。 何必移精运气,也莫行功打坐,但去净心田。终日无思虑,便是活神仙。 不憨痴,不狡诈,不风颠。随缘饮啄,算来命也付之天。

神照本如开悟诗 处处逢归路,头头达故乡; 本来成现事,何必待思量。 文偃诗 金屑眼中翳,衣珠法上尘; 己灵犹不重,佛视为何人。 安分庵主开悟诗 几年个事挂胸怀,问尽诸方眼不开; 肝胆此时俱破裂,一声江上侍郞来。

输赢修行一一人生一局残棋 《禅诗四首·其二》明·苍雪 松下无人一局残,空山松子落棋盘。神仙更有神仙着,毕竟输赢下不完。人生如同一局残棋,你争我夺,世世相传,输赢二字却永远也没有定论。

形容“修行”的诗句有哪些 《菩提偈》 唐代:惠能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佛性常清净,何处有尘埃! 心是菩提树,身为明镜台。明镜本清净,何处染尘埃!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